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西陲将星

西陲将星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屈全绳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为了增强吴克华的学习自觉性,朱瑞、黎玉还联名给吴克华写信,强调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个党性问题。罗荣桓也亲自找吴克华谈话,鼓励他每天抽出两个小时读书。1943年整风运动开始后,胶东军区指派黄县人李绍颜作军区副司令员吴克华的专职文化教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的李教员,根据军区党委领导的要求,给吴克华制定了严格的课程表,除了学习社会科学,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也在教学之列。说是每天学习不少于4小时,实际上吴克华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教员布置的作业。吴克华咬牙坚持了两年,文化课达到了初中程度,其中的语文水平,包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已经不好用文化程度来衡量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也是那时候学会的。后来吴克撰写的多篇军事理论文章,都同这一段扎实的文化学习密不可分。随着文化修养的积累,本来英俊潇洒、淡定平和的吴克华又增添了几许儒雅之气,于是“文司令”的雅号不胫而走。

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解放后长期担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从中央苏区引导吴克华参加革命,到吴克华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两人的友情历久弥新。红军到达陕北后,吴克华在抗大学习,邵式平在中央党校学习,吴克华遇到不懂的问题,常找邵式平释疑解难。邵式平不但给吴克华讲中国历史、联共党史,还从各地来延安的青年学生中借了一些文学作品让吴克华阅读。《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岳飞传》、《水浒传》、《西游记》、《古文观止》,包括俄罗斯、英国、法国一些著名作家的小说,吴克华就是在延安读完的。《孙子兵法》更是百读不厌,信口引用从无错讹。

在知识武装头脑的过程中,刘伯承始终是吴克华的启蒙者和领路人。长征之前,吴克华在中央苏区红军学校深造时,刘伯承、何长工等留学回国的将领经常给学员上课。长征途中刘伯承被张国焘排挤到红军学校当校长,吴克华也被撤销团长职务,这期间刘伯承不仅向吴克华传授同错误路线斗争的方法,还向吴克华教授苏军战斗条令和孙子兵法,提高吴克华带兵打仗的本领。1954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后,吴克华又在刘伯承元帅的直接教诲下,度过了补充知识的黄金年头。

说到学习文化知识,每次吴克华都会讲到在军事学院的3年学习生活。他深为感慨地说:那种学习精神真是到了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境界。每天天刚破晓,军号声便把仍在梦乡神游的学员们赶到大操场,直到中午1点钟才结束学习。午饭后还没缓过神来,3点钟接着上课,一天下来,至少要在教室里待9个小时。每星期只能休息半天,节假日基本上是跟成堆的作业打交道。夜以继日的学习,让吴克华终于迈进了优等生的行列。1955年,当吴克华穿着中将礼服,揣着南京军事学院第1373号文凭,在校园梧桐树下的草坪上拍照时,他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世界”的道理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对“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古训也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西陲将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