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离魂衣

离魂衣

来源:掌阅小说

状态:已完结

作者:西岭雪

主角:小宛阿陶张之也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只有会计嬷嬷含混不清的祷告声配着弱而不息的胡琴声时断时续:“不要来,别来啦,这里没你的事儿,走开啦,走开……”

赵嬷嬷今年已经六十多了,原先是会计,退休后团里因为怜她孤老无依,又反聘回来打些杂工,但是大家仍然习惯叫她会计嬷嬷。梨园行的人大多嫩相,面貌态度比实际年龄至少小十岁不止。赵嬷嬷却正好相反,皱纹横陈,头发花白,看上去就像七十多似的。头发早已半秃,却仍然一丝不苟地在脑后垂着条里面塞了楦子故而外头看着倒还肥美的大辫子。每当她转身,辫子就活了一样地跟着探头探脑。

不知过了多久,辫子忽然一跳,赵嬷嬷转过身来,示意小宛:“开吧。”

小宛笑嘻嘻走上前,心里不无紧张。若梅英的故事她从小就风踪萍影地听过一点,说她是北京城头面收藏最丰的名伶,说她每套戏装收箱前都要三薰三晾,而每次上身前又必用花瓣装裹逾夜去除霉气,说她所有衣裳的金银线都是真金白银织就,一件衣服六两金,美不胜收,贵不可言……

但是戏行规矩,死于非命的伶人衣箱通常不再启用,只作文物收藏,除非有不得已的理由,否则绝不开箱。因此有些员工已经在剧院工作了半辈子,也未有眼福见识过著名的“梅英衣箱”。

直至近日剧院戏目改革,一度失传的老戏《倩女离魂》被重新搬上舞台,由小宛的父亲、副团长水溶亲自操刀编剧——因老本子是南曲,京戏少有涉及,前人也有尝试演过的,可是本子并未留下,故而唱腔曲词都要仔细度量。只是剧中旦角的行头竟然无人可以形容,只有个老戏迷赌咒发誓地说若梅英从前演过京剧的《倩女离魂》,并设计过全套行头。小宛试着通查了一次剧院服装记录,发现目录里竟还留有若干梅英珍藏——这便是今天开箱的缘故了。

众目睽睽之下,小宛轻轻掸去真皮衣箱表面的积尘,飞灰四散,露出烙印的精致花纹,是一幅暗示性极强的春宫图——男人背对观众,露出背上张牙舞爪的龙虎纹身,栩栩如生,虽看不到人的正面,男性的阳刚霸气却早已破图而出;女人香肩半裸,红衣初褪,正低头做含羞解带状。不脱比脱更诱惑。

小宛颇有兴趣地端详片刻,这才用钳子扭断连环锁——钥匙早已丢失了——双手着力将箱盖一掀——

一股奇异的幽香扑面袭来,小宛只觉身上一寒,箱盖“扑”地又自动阖上了。众人情不自禁,发出齐刷刷“啊”的一声微呼。

小宛纳闷地看一眼赵嬷嬷,笑笑说:“不好意思,没抓稳。”

定一定神,重新打开箱来,触目绚烂琳琅,耀眼生花,重重叠叠的锦衣绣襦静静地躺在箱底,并不因为年岁久远而失色。

小宛立时热泪盈眶了。总是这样,每每见到过于精致艳丽的戏衣,她都会衷心感动,仿佛刚看了一场催人泪下的煽情电影。她的生命信条是:没有东西是比戏装更令人眩惑的了。那不仅仅是色彩,是针线,是绫缎,是剪裁,更是风骨,是韵味,是曲调,是故事。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离魂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