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年一隅青春微澜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一介

主角:叶以薰喻昂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沈从文的文字嚼劲大、有滋有味。像奶奶的拿手好菜——红烧肉。好文字像心灵之窗,透过它,解读人生之书。这片“海”于我,便是文字世界。好文字又像酒,我最多算一个不合格却幸运的品酒人。一尝辄醉。

此时我,恋上文字十载有余。而写作读书是本能习惯。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从不觉得两者有何区别。两年前,我写了一部二十来万字的青春爱情小说。其中有这么几段:

明知你是一部烂剧,却还愿倾尽所有奉陪到底。

文字是普照孤独的阳光,它使心灵迅速苍老,之后老去的速度愈发慢,慢到一种极致,几乎停止。那时,永恒之花随即绽放。我多么渴望,渴望站在那个点上,迎风送雨,孑然一身。

用我迟来的领悟为青春戴上花环,目送它在我记忆里繁花似锦。它只会让迷茫忧伤的你知晓这世上有你的同伴,你们同病相怜;在杯水车薪的安慰中奉陪到底。我不无悲凉地告诉青春的你,人人如此。你莫名望着我,我还在描述:“……亲,我看到一朵非常美的浪花,我欲要抓来与你分享。用了很多办法……最后我找到文字这种途径,试了试,我以为胜利了,我欢呼雀跃,邀你来看,我把给它递给你。”你却哭了,你说:“我懂你的痛。”我拼命摇头,看着它,我不停哭泣:“不是这样的,不是痛……不,我的意思是,因为痛,它才美……我看到它时,比这还美……一万倍。”

我把它给了几位要好的文友——未曾谋面的文字爱好者,我们在某个论坛相遇,利用网络交流,坦诚相待。他们给了我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但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修改最终定稿。它在我无从安放的流年里孤独地躺了两年。我常常翻阅这段被遗忘的旧时光。各种情绪反复体验,我在回忆里打磨着文字。由于我反复折磨它,它也不时报复性地磨损我。我们像两个彼此相爱却互相磨难的恋人。是时候,该做个了断。

在青春的尾巴上,葬送一段早已死去的时光。葬歌起时,往事像送葬的队伍排列整齐,随着时间大幕的拉开。一幕幕。一场场。徐徐挺进,井然有序。

彼时,2004年。早春的西城乌云密布。不久,雨像豆子(且为去过月球的黄豆品种,硕大无比)般千散万落,顿时,大地炸开了锅。

站在二楼教室门外走廊上,我愁风愁雨愁煞人。

希斯在我身后:“要不,先跟我去宿舍,伞再由你打回去。”她是我的同班同学。

“没事。”说完,我跑下楼。奔进雨中。希斯几秒后追上我,打着伞,递给我一封信。“收发室发现的。看邮戳很久了。”我瞟了一眼,信来自上海,字迹眼熟。寄件人处写着内详。我似有所悟。谢过她——声音颤抖。她诧异时,我已把信放进胸口衣服里。左手捂住藏信位置,右手按住斜挎包再次奔进雨中。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素年一隅青春微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