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乱世权策

乱世权策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鼎鼎当当

主角:林策,梁好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他出身于被流放的士大夫家族,是林策的第一位师傅。林策年幼时,父亲林伯权说申豹师拜纵横家,便请来教林策几个月的纵横开合之术,林策父亲战死后,叔父林仲简遣他游说族长,他去了,没有游说成功,林伯权手里的公产仍是一分不留被收走,他自觉无颜面对叔父,羞愤而去。却没想到,这一次召集,却来了,真是意外中的意外。他为人不显高大,穿着得体,留了一截胡须,若不是套了个甲坎,会让人误认为手无缚鸡之力,认为是哪个正卿家正风光着的家臣。

王武大概是怕林策忘了,还提了一下利害关系,林伯权救过他全家,可以信赖。

但林策比他记得牢,清乡救的是利咸,但别人不说,他并不纠正。

林策连忙行师礼道:老师。

申豹还了一礼,虽不显热情,却在一旁侧视林策,微微点头。

第二位站起来的是乙卒利咸。

他身材高大,面容内敛,一起身,连人带披风,遮挡了大片的火光。

利咸是父亲麾下重要将领,多此冲锋陷阵,斩将夺旗。

林策记得父亲惋惜道:利咸善用卒,通军略,英勇能战,若出自于名门,应该能成为一军之帅。

他才是林伯权清乡所救之人。

接下来便是丙卒李扎,丁卒孟和,戊卒蹇仲,以及其它几个虽然不是卒长,却被五个卒长认为身份相当,安排在这里的老卒。

孟和实际上是林氏的旁支子弟,因为出了五服,又非正枝,所以除了不姓林,但他与林策一个先祖。

坐下来,林策拿出深思熟虑的说辞:各位叔伯,策不才,阿爹亡后,家中再无族产,族内亦无抚恤,言城外皆附庸,从主而战,战胜有掳掠自得之,没有国主奉养附庸战死者的先例,故而不能恤。我母子眼看战死之家孤儿寡母难以求生,能给口吃的就给口吃的,便被赞为有义。心有义而无力为之,不是真的有义呀。我想问诸位叔伯,我真的只能做到这些事情吗?只力所能及分给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饿不死,给些粮食,怕也不曾让他们吃饱过,我做这些事情就已经可以了吗?就可以享用他们的感恩戴德?就忘了,他们的亲人还是我阿爹招去作战,战死在战场的吗?

老卒们欲言又止,却又表情严肃,个个端坐不动。

申豹做过策的老师,身份合适,最终代替众人,温和地诉说:子策。你没有成年,没封国也没袭爵,这几年,你母子私产几乎用尽,已经尽了力,家臣都看在眼里,否则你有事相召,我们也不会能来都来。你是主公,怎么会觉得欠家臣和奴仆们呢?又怎么能觉得欠家臣和奴仆的呢?

林策道:不。是欠。阿爹是下卿,在世时给过你们中的一些人私田,还曾给过禄、奴隶和俘获之物,你们尊他为主,但他却没有分封诸位的封国,到阿爹过世,自己的封田和禄食也没有了,更不要说你们,就算有些身边的人走了,弃我们而去,我们一家都能理解,但你们这些将士竟还能礼遇我们一家,非是奴隶属于主人,而是出于君臣之义呀。也正是这样的君臣大义,驱使我心怀歉意。虽有人赞颂我母子,说父死不改其信,然实情孰然?他变得激动亢奋,面颊上浮现出片片潮红,又道:今日召集诸叔伯,就是欲为尔等讨公平,得田禄。尔等为苍榆战贼,功高无赏,在苍榆几无安身之所,是父亲负你们,是父亲英年早逝没有能够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情,只有我接着来完成,眼下我成年了,再不去做,就是我的过错。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乱世权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