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从挽明开始

来源:落初文学

状态:连载中

作者:狼途

主角:袁嘉升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可惜这一切,随着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他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率部哗变而戛然而止,徐光启也在1633年病逝。”袁嘉升想起这段历史,痛心不已。

“徐光启虽然死了,此时要重建火器营,需要专业的火炮专家,能找谁呢?”袁嘉升仔细想了想,终于想到了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他有一位传教士朋友汤若望,还有他的三个儿子,都应该在京城。

孙元化也是一位火器人才,明末一位了不起的西洋火炮专家,他少年时就对火器和算学的兴趣超过诗文书画,而且喜欢谈兵论武。在二十三岁那年,孙元化跟着老师徐光启来到京城,见到传教士利玛窦,参与了撰写了《几何体论》《泰西筭要》等专著。

中国在宋代就有了火炮,然而直到明代,还停留在筒管里填塞火药,凭操纵者的经验和目测发射,威力虽然胜过弓箭,可在灵活性和准确性上,还不如弓箭。孙元化便对西洋火炮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写出了《西洋神机》的专业著作,他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第一次提出了统规(测量火炮仰角度的仪器)使用方法,以及药包的制作方法。同时,还配合徐光启翻译了“矩度”——测量距离的方式。

后来,孙元化以随军从事的身份前往辽东,受到袁崇焕的重用,购置西洋火炮。朝廷资金短缺,孙元化和他的老师徐光启不但带头捐资,而且还到处奔走搞募捐,又选派他的朋友、副总兵张焘南下澳门向葡萄牙人购置了十一门红衣大炮,其中两门威力最大、被称为佛朗机的西洋火炮,还是天主教友李芝燥等捐赠。

孙元化亲自把这十一门火炮督运到辽东的宁远后,安置在由他规划的炮台上。这些炮台,都是他运用了丰富的数学知识,经过精确计算设置,他还训练出一批优秀的炮手,为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奠定了基础。

尽管孙元化没有直接参战,但在战后袁崇焕没有忘记为他请功,他被官升一级,并且得赏银十二两。那门威力最大的佛朗机,也受到敕封,被封为“神威大将军”,受领锦袍一袭。

而且,孙元化关于现代化火炮的建议得到了重视,大明还在京城郊区办起了一座规模不大的新式火炮铸造厂。为此,孙元化还专门邀请了精通火炮制作的传教士汤若望,作为该厂的顾问,他和汤若望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崇祯皇帝铲除了魏忠贤的阉党,重新起用了辞职回家的袁崇焕,孙元化也得到重用,升至登莱巡抚。登莱地区的战略地位,对大明异常重要,它是紧靠渤海湾、毗邻京畿的要地,海湾对面就是后金的辽东。

孙元化到任后,立即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装备的改造上,进口和自制了不少新式火炮,还邀请了葡萄牙籍的教练训练部队。他还具备战略眼光,增添了不少配备西洋火炮的新式战船。他曾对祖大寿说过,如果能在登莱训练一支装备火炮的新式舰队,时机成熟时,配合关宁铁骑,从海上对辽东予以夹击,就可以一举平定后金。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崛起从挽明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