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不为人知的历史结局阅读 司马迁柳倩娘结局

发布时间:2023-10-12 编辑:小编

宋代诗人多爱猫。黄庭坚饲养的家猫寿终后,没有天敌的老鼠就成了夜里的恶魔。它们整夜竞奔,翻盘弄碗,扰得黄庭坚睡难安眠。正巧黄庭坚听说某名官员的母猫待产,就买了几斤鱼,以猫鱼为手礼,请主人分赠一只猫。

黄庭坚以《乞猫诗》纪事: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盆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衔蝉”是猫的另一代称。后唐琼花公主有两只猫,一只“白而口衔花朵”,名“衔蝉奴”,另一只“乌而白尾”,名“昆仑妲己”。黄庭坚的朋友周文送过一只猫给他。

黄庭坚作了一首《谢周文只送猫儿》一诗答谢他的惠赠,兼赞周家猫的雄风:

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一箪未免鱼餐薄,四壁常令鼠空空。

周家猫战功昭著,杀鼠如麻,颇有西汉细柳营大将周亚夫的风范。它还很“仁义”,并不计较吃住,亦不嫌主人家贫。每顿饭虽只有鱼可吃,也无所谓,因为它还有老鼠可吃,黄庭坚因而家无一鼠。

林逋是北宋杭州隐士,他不娶不仕,结庐西湖孤山下,畜养白鹤,植梅自娱,人谓之“梅妻鹤子”。

林逋在《猫儿诗》中,以诙谐的口吻安慰他的猫儿: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林逋钓到的溪鱼都成了小猫的食粮。小猫吃饱后,时常睡进卧花之梦中。林逋在末句劝道:“我家实在太穷了,连老鼠也不来光顾。你可别因为无所事事而抛下我和我的草庐。”人说猫势利,不如狗之忠义。此话的对错尚且不论,至少,林逋认为老鼠比小猫还要势利。

猫在北宋已是国人的友伴,它们一旦离去,也会造成人的心灵创伤,一如亲人的逝去。仁宗朝诗坛巨擘梅尧臣有一首《祭猫诗》,深情回忆了它昨昔的种种。那天早晨,它去世了。当日,梅尧臣替它举办了“水葬”,将它的遗体放在河中,任它随水漂流,“送之于中河”。他所用的祭品是猫最爱吃的米饭和鱼,“祭与饭与鱼”。

这只猫名叫“五白”,“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五白擅长于运用“杀一儆百”的战术,它捕到老鼠时,定将战利品衔在嘴里,绕着庭院环行,警告幸存的老鼠:要么逃,要么死。“昔尔啮一鼠,衔鸣绕庭除。欲使众鼠惊,意将清我庐。”五白早已是梅家的一分子,梅尧臣乘船到外地时,也要带着它,同住一个船舱:“一从登舟来,船中同屋居。”

五白生前是一只勤快的猫,梅尧臣感叹它“有勤胜鸡猪”。世人大多倚重马驴的驮运耐力,认为猫的功用价值不如前者,痛失爱猫的梅尧臣无心和他们争论,而深埋于无尽的唏嘘当中,“已矣莫复论,为尔聊唏嘘”。梁实秋说《祭猫诗》还是着重于猫的实用性,但“忘形到尔汝(指梅尧臣与猫以你我相称),已经写出了对猫的一份情”。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推荐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厉害了我的国:不为人知的历史结局阅读 司马迁柳倩娘结局
返回顶部